“我很感谢二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在我住院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你们是白衣天使,是最可爱的人……”
这封手写的感谢信是患者韩岩松托邻居写给鹤矿医院心内二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因心衰入院的韩岩松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加上孤身一人没人照顾,让医护人员十分担心。主任医师张晓芳、医师张博仔细分析他的病情,精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全科医护人员细致体贴的关照,让韩岩松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送餐、打水、倒便盆……知道韩岩松没有家属陪护,科里的医护人员,不管是谁当班,都要过来搭把手。每天的工作餐一到,大家就先把饭盒里好吃的挑出来,匀一份给韩岩松。就连平时的水果、零食也都是大家给他买的,科里医护人员的点滴付出让韩岩松深深记在心里,记者采访时,韩岩松就快出院了,他一直念叨着医护人员对他的好,不时地对医护人员说:“在我住院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我排除了痛苦,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职业操守和医道本色……”
鹤矿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卢发秋老人经过治疗,在能够正常表达意愿后,嘱咐儿子一定要给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写个感谢信。卢发秋是4月24日入院的,有脑梗病史的老人当时神情萎靡、呕吐物呈咖色,情况十分危险。在老人治疗期间,医护人员一次又一次进行检查、治疗,调整治疗方案,及时稳定住了他的病情,很快可以回家休养了。“以前问啥都不说,现在能抢答了!”老伴高兴地说。受疫情影响,医院规定每位患者只允许一个家属陪同,老伴年龄也大了,护理起来诸多的不便,医护人员看到了,能帮就帮一把。一段时间的相处,老两口都把医护人员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有啥事儿喊一嗓子就好使!
老人家的肺部感染重,痰多,常规的吸痰可能吸不干净,有的痰粘到口腔壁上,这就要求护士的耐心和爱心,护士长靳良丹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情况,护士就用纱布一点一点地把痰弄出来。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照顾下,卢发秋不但病情有了好转,心情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看到老人情绪上的转变,主治医生薛冬洁十分欣慰,她说:“与临床治疗同样重要的是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他们情绪上的关心,和语言上的交流对治疗起到了很大作用。”
采访中医护人员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病人能好好地出院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了。”虽然在医护人员的眼里,这些温馨的小故事是那么“平常”,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见证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情谊。医护人员把患者当成亲人,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患者也把医护人员当成了朋友。“患者们时常挂在嘴上的感谢话,和他们脸上流露出的信任表情,都让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大力量。”神经内科主任谷秀珍说:“患者的信任和肯定,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医护人员。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